IT商业网-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
当前位置: 首页 >网络 > > 正文

数因科技杜小飞:通过对RTA技术应用创新,帮品牌方在当前环境下“挤出”红利|Morketing《走进Martech企业》系列选题

2024-05-31 11:13:04     
图片

  当前,品牌方在广告投放前会更多去考虑效率和转化效果的问题。而在整个投放、触达、转化的流程中,很多影响因素几乎都是固定的了,而变量就是还有没有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、这个创新究竟还能挤出多少红利。

  与此同时,在追求精细化、效果化营销的大背景下,行业又对Martech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:如何解决当下品牌广告主面临的痛点,如线上线下媒体投放渠道割裂、不同平台生态数据孤岛难以打通、数据合规化应用等。

  从数因科技的实践来看,合作、融合似乎是未来行业内的主要趋势。厂商们通过更专精业务能力,以差异化的定位去合作共创,通过技术创新、行业创新、商业模式的创新,去帮助解决品牌方面临的难题。

  作为一家从零开始的广告科技公司,数因科技能在六年的时间里逆势生长,这个过程中做对了什么?Morketing Research与数因科技创始人兼CEO杜小飞展开对话,探讨了当前环境下行业的痛点与趋势。

  01 品牌方对效率的追求其实就是对技术的要求

  Morketing Research:数因科技算是你在国内创业的首次尝试,为什么会选择移动程序化赛道?

  杜小飞:我是数据量化算法领域出身,最开始在华尔街做金融行业,大概是2010年底进入到了程序化广告这个领域,当时我所在的团队从加入时的30人左右,到被收购时已发展到了数百人的规模。

  后来我看到国内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很快,就创办了数因科技,在海外的名字叫 Way.io。Way这个词其实就是通道的意思,就是给广告主或者跨境企业多一个投放和推广的路径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你们在业务类型上效果与品牌的占比大概是怎样的?未来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?

  杜小飞:目前我们的客户主要来自电商、应用行业和消费类品牌(包括品牌的 4A 代理商),效果类客户相对品牌类客户占比会多一些。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流量能不断地消耗,以此不断地去迭代数据,提高对用户群体的识别精度,通过oCPX回传的闭环让我们模型数据能力越来越强大。

  但是最近几年品效类的客户增长趋势非常明显,毕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广告主的投放也会更多考虑投放效率和转化效果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这些年做下来,你觉得国内整个Martech行业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?

  杜小飞:我们的定位是一家广告科技公司,所感知的可能还是在Martech的子集——Adtech这个领域。我觉得这个领域有可能会迎来一个拐点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为什么有这种感觉?

  杜小飞:从广告主这一端来看,现在大家都会在投放前更多地去考虑效率和转化效果的问题。但目前在整个投放、触达、转化的流程中,很多影响因素几乎都是相对固定的了,而变量就是,还有没有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、这个创新究竟还能挤出多少红利。

  而从流量端看,因为流量最终还是追求变现的。现在变现最好的出路就是平台,那里有数据,有算法。所以我们会发现,现在的流量市场开始往头部平台聚拢。

  当流量向头部聚拢之后,平台都会严控流量造假,包括像我们这样的三方平台也是配备oCPX模型功能的,还有防欺诈机制。总的来看,流量市场是净化的,对我们这样的三方平台来说也是比较好的事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当流量都向头部聚拢之后,我们看到三方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很多企业都倒下了。这么看来三方的核心能力还是实实在在去为客户实现增量,并且通过这些数据的不断流通,更加精细化地优化自己的模型,达到这样的正向循环。

  杜小飞:是的,我认为“量化广告”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各个部分的积累,通过像数据、算法、流量等每个细节去聚沙成塔。所以当我们有了流量优势之后,需要思考如何将巨大的流量聚合起来,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数据算法能力。

  这部分最开始是艰难的,需要投入还是蛮高的。

  02行业的“突破”

  还是要来源于技术应用创新

  Morketing Research:国外的情况怎么样?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国外很多小的三方企业也能活得很好?

  杜小飞:国内外的市场环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。对于国外无论品牌广告主还是代理公司来说,他们会把预算给拆开,分配给多个不同的DSP。因为每个三方都有它不同的定位和侧重点。所以当甲方在做投放策略优化的时候,会根据不同的三方优势去进行预算的分配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说的很对,在国内品牌方的很多预算其实很大一部分都给到头部平台方了,甚至某些品牌会把80%的预算只分配在小红书和抖音两个平台上,减去零零碎碎的一些渠道,后面留给第三方的预算分配已经是很少了。你怎么看待这种分配模式?

  杜小飞:没有哪个策略会是一成不变的,可能只是匹配当时环境的最佳选择。面对未来的市场环境、媒体渠道环境,这种分配模式也是值得思考的。

  首先,预算分配的比例与人群覆盖的比例是不是相符?就像你说80%的预算给到头部平台,但他们可能覆盖的人群只能达到60%;其次,就算人群覆盖比例达到了100%,但用户也不会花费100%的时间在头部媒体上面。所以也有很多品牌会像金融领域中的投资组合配置那样,再投入一部分预算到符合品牌调性、且满足人群覆盖需求的精选优质媒体上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在实践过程中,国内的品牌主其实还面临着数据联通的问题,行业内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吗?

  杜小飞:数据打通是当下国内厂商们正在努力做的事情。例如我们和数字户外广告厂商(如Hivestack)形成的战略合作,他们在线下有超过一百万块的电子屏,通过API对接方式接入我们的程序化广告系统,可以做到线上线下在有效数据指导下的实时跨屏投放。我们的系统也是国内第一个与他们进行系统对接的平台。此外,在数据测量上我们也和许多厂家有深度合作,在数据标准上进行了统一。虽然这是系统对接的一小步,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大步。

  在此之前,线上、线下媒体渠道投放执行都是割裂的,也没有办法把线下媒体渠道纳入成熟的数字化投放闭环。而现在从流量触达到监测、再到效果衡量,是真正能全流程做到的。

图片

  Morketing Research:除了线上线下的打通,不同头部平台体系之间,像腾讯系、阿里系、字节系,又该如何打破围墙花园的现象?

  杜小飞:这块我们也在和行业内的合作伙伴一起,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能为广告主提供解决方案并制定行业标准。

  比如让他们自己在这些平台上去投放也好,通过我们提供的产品投放也好,只要标定出特定的人群,我们帮助去做多媒体平台间的联合投放,避免交叉投放造成的浪费。包括在数据安全、数据合规这一块也在推进,我们通过结合RTA技术的开发和应用,已经有了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案,能够实现跨端、跨域的整合投放。

  03围绕RTA技术的应用创新增多对RTA应用认知差距越来越大

  Morketing Research:提到RTA技术,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了,目前这个环境下RTA技术应用有了哪些突破或变化? 

  杜小飞:是的,RTA技术在国内出现的时间大概是2019年下半年,当时大家正在做数字化转型。从2019年到现在,其实相对于RTA技术本身的突破,RTA所串连的一个重要要素——也就是数据应用层面的需求变化是更加明显的。

  经过这几年的数字化转型沉淀,很多品牌方的数字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,对数据的管理能力也更强,同时数据更新频率更快。相比于需要“定期上传人群包”来说,更强调“实时性”的RTA技术明显在实效性和便利性上有更大优势。

  另外,随着“个保法”(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)的出台和落实,品牌方对于数据应用的痛点也从“数据安全”转向了“数据合规”,而不需要上传数据、只需要响应查询并反馈“yes”、“no”的RTA技术显然是能够解决这类痛点问题的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通过你们的接触,目前品牌主这一端,对RTA技术的应用有怎样的认知?

  杜小飞:从品牌主这端看,认知差距在增大,甚至有些还在“认知”阶段、有些已经在“实践”阶段了,一些大的品牌主已经开始想要了解当下RTA+RTB的结合会有什么新玩法。

  而在以前,这个普遍认知还停留在“只有大品牌、大平台才能用好RTA”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“只有大品牌、大平台才能用好RTA”,那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变化?

  杜小飞:以前大家觉得只有大品牌、大平台才具备足够规模的数据和强大的系统对接能力,来发挥RTA技术的应用价值。

  现在,在我们这样的三方公司和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、协作下,RTA技术应用范围被扩大了,不仅仅只被应用在媒体和品牌方之间。

 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线上+线下媒体渠道这种跨域、跨端的程序化整合投放,在这个过程中,品牌方人群包数据、线上媒体DMP数据、线下媒体监测数据分散在各自的“域”内,要想在合规的前提下将这些数据统一串联起来,就需要借助到RTA技术的应用,甚至也需要一些第三方数据公司伙伴的协作。

  所以我们也一直在呼吁,这个事情是需要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伙伴一起去协作、去推进的。

  Morketing Research:最近在AI的加持下,大家的数据应用效率也迎来一个新的拐点。你们是如何看待AI技术,计划是怎么去拥抱AI的?

  杜小飞:其实广告技术领域一直都是应用最新数字科技的前沿阵地之一,从最早的大数据、云计算,到几年前的决策式AI、和最近的生成式AI,都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。

  在广告投放环节,借助决策式AI技术,现在的程序化平台已经具备很高的智能化水平,一两个运营人员就能支撑起大量的广告投放工作,效率大大提升。

  而随着程序化广告的不断发展,对素材创意的定制化、实时化要求也越来越高。生成式AI技术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:通过训练出定制化的模型,直接响应投放需求生成、迭代相应的创意内容。

  现在我们都知道,“拥抱AI”的前置条件是先要拥有充足的、且不断更新的业务数据规模,和科学的数据管理、应用体系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不论是哪一类AI技术,落地应用都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  作为一家广告科技公司,我们不仅满足“拥抱AI”的前置条件,还具备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场景。不管是在投放、还是素材创意环节,也不论是决策式AI、还是生成式AI技术,在我们的系统中“AI”不是一个概念,而是基于对效率的追求、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技术演进路径。

  未来,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和分享AI、也包括RTA等技术应用创新在广告行业的应用经验和成果,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。

免责声明: IT商业新闻网遵守行业规则,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。 IT商业新闻网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“IT商业新闻网”,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IT商业新闻网的追责,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,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:post@itxinwen.com
微信公众号:您想你获取IT商业新闻网最新原创内容, 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“IT商业网”或者搜索微信号:itxinwen,或用扫描左侧微信二维码。 即可添加关注。
标签:

品牌、内容合作请点这里: 寻求合作 ››

相关阅读RELEVANT

消费